×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朱熹云:“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又云:“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

他主张格物是要穷尽事物之理,无不知晓之意,即“即物穷理”。这样朱熹就有点夸张“物”的外延,与孔子的“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说法不知道要夸张到什么地步了~~~~~

王阳明云:“物者,事也。凡意之未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又云:“致知云者,致吾心之良知焉耳。”。可以看出王阳明主张的是孟子的“格君心之非”的“格”,他侧重于“致良知”。他在“物”的内涵上又缩小了很多~~~~~~

《周礼》云:“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这里的三物当为“六德”“六行”“六艺”《周礼》又云:“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教、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样就对“物”的标准和手段作出了阐明,可见无论朱熹还是王阳明,对“格物”都的标准都有变化,朱熹是理想的人格境界,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做的到的。王阳明的“格物”缩小了,“格物”就有所偏颇了。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意识流】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起
    • thanks for sharing, it was the classical time for our culture, with classical thinking, too bad we almost lost them all.
      • 不错不错, 我们都不是好的中国文化的传人. 至少"论语"是要学且背的. 哪位提出一个好"论语"网站, 让我学学?
        惭愧啊. 我是看完"圣经"才来看"论语"的. 发现孔子的成就和摩西相似. 怪不得, 人家是圣人. 我以为孔子一定有天启, 所以才是万世圣人啊. 为孔子自豪, 为当今国人丢失传统惭愧.
        • 有两点蛮有意思的,1,国人一向往洋人的现代化,立马把孔老二当靶子,打翻在地,2,孔夫子年代,我们现在羡慕的古典时期,居然就了[人心不古]的感叹,他老人家终其一生,都在克己复礼,复的也就是他心目中礼乐遍地的古老盛世吧。
          • 这礼是复不了了. 无论东西方, 礼制都已崩坏.
            以色列也不献祭了, 我们也不拜天了. 各大宗教的仪式和法会也是今不如昔的.
            可是这礼是当时人们脱离蒙昧, 走向文明的起点. 现实中我们不去复兴礼制, 可是这礼的精神, 如何能丢.
            "克己复礼", 我以为是万世的名言啊.
            • 怎么听着跟老夫子辈叹的言论有点象啊,哈哈,几千年过去了,有点长劲不?西方小资也是动不动向往古希腊古罗马的,我倒是乐观主义,东西方的文明,无论物质上的,精神上的,一直都在进步,尤其是对人类自身的解放,得树个大拇指夸!
              • 是, 正所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Good.
      • thanks-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由于南宋朱禧理学的兴起而开始受世人瞩目。历代学者亦各有注释. 想请教。
      对于“格物致知”与整个八目的关系,是一个意义很深刻的话题。

      楼主高度概括,一语中的,为何不进一步阐述,以全其美?
      • 引而不发;-)
    •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祖先说的好, 后代没做好.
      "格物、致知"做的最差, 我们的文化在自然知识上表现最差. 所以建基于其上的"正心、诚意、修身"就比较玄虚而神秘, 并且糊涂.
      我的粗见, 愿与各位抬杠, 诡辩.
      • 所言极是,“格物致知”正是八目的基础,这一点没做好,“修身,治国,平天下”就是空中楼阁。难怪越行越偏。
        愚见以为,“格物”不但指“穷究物理”之意,亦是鼓励人们从实践中明白真理。所谓“实践出真知”也。朱子只谓其一,不究其二。以致孕育了“形而上”的纯唯心的思维方式。

        后世腐儒,更是囫囵吞枣。皓首穷经,百无一能。身既不修,国不勘治。负圣贤之意,辱国学之名。可痛。

        不知所言当否?请各位指教。
    • 请问什么是"格物"? 守规矩的意思吗?
      • 格杀勿论的意思; 有时要心狠手辣,才能平定天下!
        • 老师,有人不好好学习.
          • 纠正, 有的老师态度不端正~
      • 我的理解:格物是指找出事物运作的规律,相当于是“物理”课的东西。
        • 格物:观察事物的发展。致知:得到事物发展的规律。诚意:有毅力。正心:端正思想。
          • 8错8错,只是正心的意思似乎更偏向于“静心”,意只能沉住气,不受物欲和情绪的干扰。
          • 拿找工撒谎来说吧:
            <格物>

            这么多转行的没毕业就挣10块钱一小时了!

            他们有经验吗? 没有.我是这一片第一个下载QUICKBOOKS的,前两个星期还都管我借呢.
            雇主爱没经验的吗? 不太可能.
            没经验的他们怎么让雇主爱上的呢?
            知道雇主不爱没经验的还明说自己就是没经验其它什么都特NB,死路一条.
            知道雇主不爱没经验的就不说自己没经验,说不定能有机会试试10块钱一小时到底需要什么经验.

            做RESEARCH不容易呀.不格物,吃*都赶不上热的.
        • 照这么说"格物"是增加感性认识,"致知"是归纳总结到理性认识.然?
      • 简单而言,就是研究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基本原理。
    • "八目共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这是唐伯虎对的,还是周星驰对的?
      • 就一个小老婆, 还要几个人一起赏?
    • 这个“流行的谬误”揪纠的好。
      • . 非也, 是商榷
    • 前五个朕都做到了,后两个没打算做。就差一个了。;-)
      • 穷则独善其身.快点摆脱贫困呀皇上.
        • 哎呀呀!大胆!!!放肆!!!皇上的小辫子岂是可以随便揪的!来人。。。。。。
          给我赏几两银子。;-)))))))))))))))))))))))))))))))
          • .
    • 人生苦短.恐怕急进功利者都选择'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了.
      • 握手一下~
    • google了上联: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 古代典籍有很多闪烁着永恒智慧的警句,最欣赏的就是《易经》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有一种积极面对世界的勃然浩气
      • 说得好, 补充, 我认为, 现在更需要的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小可羡各位高手满腹经纶、学问才干、日月同辉,文章天地精华,品性阳春白雪高洁雅士,怀着学习、进步、交流、cooperation的态度瞻仰、拜读、叹服各位的经典妙语、旷古绝句、惊天地、泣鬼神的高谈阔论。
    • 朱熹云:“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又云:“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
      他主张格物是要穷尽事物之理,无不知晓之意,即“即物穷理”。这样朱熹就有点夸张“物”的外延,与孔子的“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说法不知道要夸张到什么地步了~~~~~

      王阳明云:“物者,事也。凡意之未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又云:“致知云者,致吾心之良知焉耳。”。可以看出王阳明主张的是孟子的“格君心之非”的“格”,他侧重于“致良知”。他在“物”的内涵上又缩小了很多~~~~~~

      《周礼》云:“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这里的三物当为“六德”“六行”“六艺”《周礼》又云:“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教、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样就对“物”的标准和手段作出了阐明,可见无论朱熹还是王阳明,对“格物”都的标准都有变化,朱熹是理想的人格境界,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做的到的。王阳明的“格物”缩小了,“格物”就有所偏颇了。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格物;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是格物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