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艺术价值,喜欢程度,民族特征互有异同。比如国产电影比好莱坞有差距,但咱们不是也挺喜欢(甚至偏爱)?《草原英雄小姐妹》也算是文革经典了,可是小泽征尔1977年第一次访华就爱上了这个协奏曲(作曲家吴祖强如是说) 。个人口味的差异吧

  作曲家吴祖强说:“小泽征尔对中国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对中国有着东方人固有的思念故乡的情结,所以1977年他第一次来中央乐团听排练就看上了《二泉映月》改编的弦乐曲和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
  小泽征尔后来邀请刘德海、韩中杰和刘诗昆与他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我在本论坛贴出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录音,就是小泽征尔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与刘德海合作录制的,录音地点在波士顿。而刘德海对这于首协奏曲的录制,尤其对于小泽征尔,也有着十分感人的回忆,就不累述于此了。
  当然了,红色的音乐能打动小泽征尔,却不一定打动李德伦(仅仅是比喻,也许已故的李德伦大师也喜欢)。除了客观因素外,这取决于太多的主观因素。但这些都不妨碍大家的交流。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实话实说]这一阵子大家好象都很怀旧, 红珊瑚, 青松岭, 白毛女, 红色娘子军等真的那么好听吗? 当时真的打动过您吗? 至少我当时不是的
    说实话, 红珊瑚, 青松岭, 白毛女, 红色娘子军等文革期间的产品实在是粗制滥造, 艺术性极差, 我现在听起来之所以有一些亲切是因为它们让我们想起了童年和少年时的许多往事而已. 当时听红珊瑚, 青松岭, 白毛女, 红色娘子军等听得都烦了. 一点也没有被它们打动.

    那时真正打动我的是非常想往但又无缘看到的<外国名歌两百首>里的一些被禁歌曲, 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红河谷", "山楂树", "三套车"等. 还有用烟票换来的已经破得不行的"战争与和平", 看了以后爱不释手以至于连夜手抄下来的"第十二夜", 还有保尔与冬妮亚, 桌亚和舒拉, 还有牛氓等.
    • 原子弹扔下了... ;-) 不过俺也有同感
      • 没有核变的原子弹, 估计没有什么杀伤力. :)
    • 不否认当时有些被打动,但现在雷打不动。有位大虾也说过,这叫忆苦思苦,刚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来戳伤疤。。。
    • 不奇怪呀,那时你成年了,有自己的思维。我们还小,人家说好的,我们就听,就高兴,就快乐。快乐就好了,小小年纪问那么多为什么干什么呀?!现在也是,勾起回忆就好了,就算从艺术成就上看,也好过偶像复兴的作品,因此也让人难以割舍。
    • 俺还喜欢为亲人熬鸡汤呢。当然,喜欢西洋歌剧也是有原因的,就象你可能听了一万遍了吧,你嫌烦吗?那些陈旧的过时了的内容,你嫌闷吗?不会呀,你不会因为这些,或许政治原因就不喜欢那些艺术。
      • 政治的事先放一边. 好的歌剧快两百年了现在还是有很多人着迷. 那"为亲人熬鸡汤"再过十年, 等我们都成了老老国移了, 还有多少人喜欢呢? 您真的把"为亲人熬鸡汤"当艺术啊?
        • 香喷儿喷儿的抒发的是一份情,就象欣赏几百年的歌剧一样,难道人们欣赏的是内容吗?不是,人们把那狭隘的局限的故事表达的感情抽象出来,人们欣赏的是升华了的情和悦耳的歌声。从这个意义讲,熬鸡汤一点儿都不逊色。未来,难道
          F4还能比这个还会让人记得?

          不管怎么说,那总是我自己这个时代的事儿。就算抛开声乐艺术谈内容的话,我也想不出什么原因去记那些生僻的意大利歌剧的内容,而漠视里自己那么近的中国歌剧。

          我是两个都喜欢,原因有相同,也有不同。
          • 什么是F4? 电脑键盘上的一个键? 与音乐有啥关系?
            • F4是一个中国人的乐队组合,唱流行歌曲的。据有评论说:“F4以其沉重的人文关怀,大气内省的歌词,反映了当代城市人在残酷社会面前突出的尴尬境地,触级灵魂,相当感人”。我从没听过,不便评价他们的唱功怎样.
      • "为亲人熬鸡汤", 又想起什么了,你是指“沂蒙颂”吗?那是一看“沂蒙颂”,就不由地联想起大地主刘文彩,有些Confused。。。
        • 你离它太近,所以缺点看的特别明显。你离意大利远,对那个文化生疏,就算那歌剧里有屠杀,你也不会去联想什么。
          • 这样吧, 那一天请儿童合唱队的小朋友们欣赏一部您认为是最好的中国歌剧的唱段, 再听一个我选的西方歌剧的唱段, 看小朋友们如何评价.
            • 拿最好的比,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否定其中一个?
        • 说起<<沂蒙颂>>, 俺那时刚知道一点男女之情, 看到红嫂把奶挤到军用水壶里, 喂给伤员. 俺就想, 如果俺是那伤员, 就让红嫂直接给俺喂, 多爽啊! ... ;-)
          • 你的思想需要改造.
    • 虽然不喜欢听, 但完全可以理解; 就像我们这代人非常喜欢齐秦的歌一样。。
      年轻时青春,热情,理想,追求的偶像; 到现在,他还是我们的青春代言人;
      • 我只是有感而发 (#2875903)
    • 艺术价值,喜欢程度,民族特征互有异同。比如国产电影比好莱坞有差距,但咱们不是也挺喜欢(甚至偏爱)?《草原英雄小姐妹》也算是文革经典了,可是小泽征尔1977年第一次访华就爱上了这个协奏曲(作曲家吴祖强如是说) 。个人口味的差异吧
        作曲家吴祖强说:“小泽征尔对中国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对中国有着东方人固有的思念故乡的情结,所以1977年他第一次来中央乐团听排练就看上了《二泉映月》改编的弦乐曲和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
        小泽征尔后来邀请刘德海、韩中杰和刘诗昆与他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我在本论坛贴出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录音,就是小泽征尔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与刘德海合作录制的,录音地点在波士顿。而刘德海对这于首协奏曲的录制,尤其对于小泽征尔,也有着十分感人的回忆,就不累述于此了。
        当然了,红色的音乐能打动小泽征尔,却不一定打动李德伦(仅仅是比喻,也许已故的李德伦大师也喜欢)。除了客观因素外,这取决于太多的主观因素。但这些都不妨碍大家的交流。  
      • 我要讲的就是这个差距: "文革时的作品是时代的产品, 不是传世的艺术精品". 个人爱好当然是个人爱好的事, 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 就是好"我有时都喜欢唱
        因为可以借机揪人一把. ;)
        • 与你同感。
        • 同感。不可否认有人对那个年代的东西有一种情结,象崔永元的老电影情结,王朔的军队大院情结...--我持保留态度,搀杂太多个人因素去评价历史就不公平了。同意你说“是时代的。。。 不是传世的”况且那里面的政治贻害了多少中国人啊。
        • “好听”、“打动”是咱们这贴的起始话题吧。好听或打动,可不一定能传世,就像邓丽君,大多数人(不是全部)都认为好听并被打动,但鲜少指望传世。再说, 社会群体行为也是由个人行为组成的,因此小泽征尔的喜好也是很能代表地球上一部分乐迷的
          • 就我个人来说, 当时真是没被那些曲子打动.
            小时侯整天想当兵, 也喜欢有气势的歌, 如那歌颂"金胖子"的, 还有"说打就打, 嘿, 说敢就敢". 真正开始被音乐艺术感染的还是78年以后的事.
            • 握手!我小时候想的事,跟你一样。还有那次侃电影,跟你侃真过瘾!
            • 有一次,我跟一俄罗斯同事侃起了老苏联电影
              有一次,我跟一俄罗斯同事侃起了老苏联电影,一下子找到了无数的共同语言。他也看过20多遍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说起克林姆林宫卫队长马特维也夫,布哈林,瓦西里,捷尔任斯基,哪怕我是用中文的译文叫起这些名字,他全知道。
      • 我来讲一段《草原英雄小姐妹》幕后的故事。这是一部吴祖强和王燕樵的合作作品,然而,当小泽征二访华演出指挥中央乐团演出这部曲子时,王燕樵老师还带着”政治帽子”,没有资格临场观看,是友人将他带到后台偷偷观看。
        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雷动。小泽征二要同琵芭演奏者及作曲者合影,现场只有刘徳海和吴祖强二人。可小泽征二指着总谱,一再坚持要作曲者之一的王老师上来才能合影。于是,友人到幕边冲着后台高喊王燕樵的名字。这时候,人们就听到一阵踢踢踏踏的声音由远而近,上来了穿着短袖衫,卷着裤脚,足登拖鞋的王老师。我们的艺术家当年就是这样同大指挥家小泽征二合了影。

        我在王老师家看到了这张照片。
        • 这个故事至少让我感动了。文革时期,也是出过精品的。当然,没人否认它们都有历史局限,至少咱们这批参与讨论的网友中没人否认
    • 吕其明的《红旗颂》,精品啊,那气势不亚于柴一
      • 两者都是我的钟爱
      • 柴一,拉二,贝三。。。乍一听还以为在划拳。。。LOL
        • 反正不能这么简称着叫:勃拉姆斯叫"勃姆",拉赫马尼诺夫叫"拉马",里姆斯基叫"里基",博凯里尼叫"博尼" (只是玩笑了, 对这些大师我还是很敬仰的)
      • 俺知道有些乐迷不喜欢柴一, 嫌它俗, 但把它与《红旗颂》这种货色相提并论, 还是第一次听说.
    • 不认同老音乐迷关于那个时期的这些作品是粗制滥造的观点,实际上,《红》剧的水平四十年来还没人超过。那些作品的作者也是一些真正称得起“音乐家”的人。
      比如《红色娘子军》的作曲者之一的王燕樵老师,曾因疑问“亩产万斤粮”而被发配新疆(详情请参阅本人前几天贴在本坛的对王老师的专访-“乐坛耕耘五十年”)。王老师另一部大家都熟悉的作品是《草原英雄小姐妹》。《红》剧的另一作曲者是施万春老师,《青松岭》也是他的作品。
      • I agree with you.
      • 看用什么做参照系了. 远的不提了, 就是跟赵元任先生的艺术歌曲比, 我看文革的产品还真是粗制滥造.
        • 不必扯远了,就说中国,就说芭蕾舞曲。《红》剧被评为二十世纪音乐经典,其它的只能望其项背。
          • 赵元任先生不是中国人?
          • 中国本来就没几个芭蕾舞曲, 如何比啊?
        • 《红珊瑚》是文革前的。
      • 再与社会主义邻居比比, 哪一个作曲家超过了萧斯塔科维奇的? 当然, 若要与现在中国的流行歌坛比, 那就另当别论了.
        • 在这一点上,你的前半句正确,后半句不能相提并论,它们不属一个档次。
          • 好, 看来我们还是有些共识的. ;)
            • 敬佩你丰富的音乐知识和鉴赏水平。
              • 太客气了, 我就喜欢在这儿当靶子被他们砸. :)
    • 喜欢那些老歌,不单单是它的艺术性,更多是对那个年代的情怀,也有得来不容易的满足。当时,如能找到《四季歌》《红珊瑚》《草原之夜》不也是好激动一阵!《二百首》里的歌都有很高的艺术性?
      • 《四季歌》,《草原之夜》可不是文革的产品.
        • 战争的产品多了,文革有什么稀奇。喜欢的是艺术作品,又不是文革。样板戏还是文革产品呢,艺术成就照样光彩照人。你,双重标准。
      • 所谓青春无悔,就是感叹,惆怅青春一去不再来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同意大楼主的"童年联想说".
    • 唯物主义者认为,上帝是不存在的。但唯物主义者并不因此以为,歌颂上帝的音乐以及泰戈尔充满宗教情感的获诺贝尔的吉檀迦利等都没有‘艺术水平’。而相反,音乐和宗教的境界必然殊途同归。
      • 那时候那时我小听着至少不反胃,哥哥姐姐喜欢哼着,要说他们厌烦过,我想,应是更多来自青春对当年没有希望的社会的失望。而这些仅有的音乐的美形式的美情感的美(不是政治的美)恰恰成了他们荒漠的甘泉。
      • 我们讨论的产品还真不是粗制滥造。另,‘红珊瑚“是哪年产的!即使我们现在觉得那些老片幼稚愚忠可笑,但那不少作品(大部分不是文革疯期的作品)恰是作者们苦心孤诣深入生活带着虔诚的情感创作出来的,决非如今老鼠对大米的爱那么简单。
      • 旧时代死了,现在看当年的哭,哭笑不得。但千万人的泪水却不是可乐做的,是真的雪碧。‘英雄’本写给霸王,但仍是英雄的颂歌。‘卡秋莎’‘山楂树’也没有令我们怀念大肃反和集中营。哼着‘青松岭’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仍然荡气廻肠
        • 是啊。在我出国前,俄红军歌舞团年年到北京来演出那些老歌,场场爆满。谁能说观众们在想布尔什维克?谁能说大家后悔当年曾被这些歌曲打动过?都是真情的流露。
    • 《红》剧的第一版是1964年文革前创作的,我们后来看到的是文革中江青主持改编的版本。 文革中还有许多称得上精品的,器乐方面就有有钢琴协奏曲《黄河》,
      琵芭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筝独奏《战台风》,笛子曲《扬鞭催马运粮忙》,二胡曲《奔驰在千里草原》,手风琴曲《守大桥》,笙独奏《吹起芦笙挑起舞》,小号曲《解放台湾》,小提琴曲《金色炉台》等等。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和政治上的隔阂,中国的艺术作品同世界的同类作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不妨碍我们称之为“精品”而不是“粗制滥造”,孤芳自赏和全盘否定都是危险的。
    • 挑动群众斗群众
      • 音乐争论有异同,安定团结是大局。团结起来, 英特纳雄耐尔才一定会实现
        一个中国的立场,还存在两岸的不同表述呢。更何况对于音乐这种只有心灵才能说清的东西。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地方让大家交流。
        皮皮巴格是我一直要感谢的网友.
        • “团结起来, 英特纳雄耐尔才一定会实现”----好气派的豪言壮语!“皮皮巴格是我一直要感谢的网友”----这话说得光辉形象一落千丈。。。:-D
      • 牺牲自己, 却燃起这么多人学习艺术的浪潮, 他用心何期良苦.
        • 也没有牺牲。可贵的是说心里话,然后大家思考分析才有价值呢
    • 你这老音乐迷怎么搞得张冠李戴,胡乱联系了。你举例的这些歌都是在文革前创作出来的老歌,老电影插曲了。是那个时期的国内流行歌曲的经典代表作。
      怎么叫粗制滥造,艺术性极差?恐怕你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流行歌曲。我上学时班里的弟兄们还觉得你说的那些老毛子歌土的掉渣呢。什么是流行歌曲的艺术标准啊?
      • 我还真不太明白流行歌曲的艺术标准. 它们是什么?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和 "白毛女"应该不算是流行歌曲吧?
        • 人人爱听,爱唱,意境佳,深入人心,容易上口,流传的时间长就是首好的流行歌曲。一个时期一种时尚风格,能创造出流行的时尚为最佳,能赶上其次。没人认可就什么也不是。
          你说的那两芭蕾舞主题曲都是取自早已在同名电影中出了名的主题歌,也是那个时代最流行的流行歌曲。
          • 哦, 那"老鼠爱大米"按流行的艺术标准是属于几流的呢?
            • 没认真听过完整的,印象不深。曲调还说的过去,模范港台的模式多些,没感觉出多少传统民谣的成份。不在国内,不清楚歌词有什么用意背景和典故。也就普普通通一娱乐放松歌吧,短暂过眼浮云一类。不过小留们可能另有不同的见解。
    • 热闹的,唱得少情节多的就好看/好听;唱得多动作少的,就不好听不好看。比如,<海港>就不好看。方海珍一开唱,就盼着她快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