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技多不压身,工到自然成:安省技工证书特训班,点击咨询报名!
Ad by
  • 技多不压身,工到自然成:安省技工证书特训班,点击咨询报名!

其他人的手法,大伙听多了,我假定没有必要深谈。我来只讲勃拉姆斯的不同的或高超的作曲技法。。。

1、在这部交响曲当中,勃拉姆斯全面的应用了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组的潜在的表现力,在变奏中相互应答,使得乐思在简单的主题基础上变幻出惊人的魅力!在我给出的这个音乐片段中,第一主题的第一次变奏(第34秒),请注意弦乐的走向,同时注意木管组(特别是长笛和单簧管)在第一主题动机基础上,制造出不稳定的、飘摇不定的背景。

2、调性的大胆转移:呈示部的中段(1分28秒),在第二主题呈示之前,音乐从小调立马转为同名大调,意境由晦涩立马转为明朗。。。。进而由大提琴组推出有歌颂、热爱之意的第二主题。这种作曲技法(调性随时改变,有时变得很远),在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中,大量存在。古典和浪漫的并存的情景,勃拉姆斯是一个大家,至今无人超越。

3、。。。。你先仔细读我上面的2点。。。第三点之后,我慢慢再来。。。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午后,阳光明媚,在临街的窗前,重听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悲凉!一个人的生命有限,而勃拉姆斯却因他的不朽的作品流芳百世,生命得以永远延续。生命到底是什么?难道不是一个人的灵性/灵感吗?这是我本次长周末的一叹!
    • 我们不能听啊,
      • 点解?
        • 廣東人嗎?可以請教一個廣東話的問題嗎?
          • 嗯,隔壁。说说看什么问题?:)))
        • 啊,收到,没想到wikipeida的链接里可以听曲子。听前先谢。
          • 好,仔细听!勃拉姆斯的音乐十分耐听,需要耐心,还要细心。
    • 关于这部交响曲,请大家留意这句话:“这幅宏伟的秋天的图画,开始的主题非常悠长而复杂,这在19世纪下半叶的任何一个作曲家都是很难做到的。” 这是我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仔细研读原谱,仔细鉴听其千变万化的变奏,而认可的!
      • 这个交响乐最有创意的是第四乐章.
        • 这整部交响曲都是创意!变奏难度极高,令人叹为观止!
          • 而且是欣赏难度也很高阿,
            • 嗯,如果知道一些作曲的门道,会对欣赏有相当的帮助。正好比知道点棒球的门道,看棒球才比较好看。。。。酱紫~~:)))
    • 点了前两个链接, 听不太懂 ,惭愧,,, 以前听国内的“银海乐波”有对音乐有比较好的主持人解释。。好像还有个栏目,不过名字忘了。
      • 明天我把第一乐章的呈示部裁剪下来贴上,让大家听听。
        • 至今不得空,下午再搞。
    • 你这一叹不如一谈,谈点什么吧。。。
      • 咱继续。。。勃拉姆斯写第四交响曲时已是暮年,他已经感受到死神的敲门。回忆起远去的青春时光,曾经的老师,曾经挚友,已离他而去,酱紫的心境,秋意凉彻,这便是第四交响曲。
    • 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摘录(呈示部)。。。仔细听,凄美的第一主题及其变奏,令人叹为观止!抒情宽广的第二主题,以及中段的突变的调性。。。仔细听,仔细鉴赏。。。有何疑问,但问无妨。:)))
      • 我今天上班不听别的了,就听这个勃4,要把马大帅的精神领会吃透,就酱紫。。。
        • 有何疑问,请TIMING给我,我来忽悠!但提问之前,至少听5遍不清楚的地方,这大大有帮助,而且极可能自通了。。。酱紫~:)))
        • NP听出什么名堂来没???还是耳朵又贝多芬了去??:)))
          • 全曲通篇都是忧郁的主旋律,第二乐章更是如此,尤其是从8''10'开始,让我有一种压抑和心痛的感受,与窗外大好的明媚春光及不协调,越发的不喜欢勃拉姆斯,他的悲与老柴的悲无法相提并论,后者的悲,会让人产生理解,同情,和感叹,前者的悲只有心痛,无奈和烦躁。。。。
      • 郑重地顶一下! 听的我心里怪没着没落的..... Q: 你说的那些乐思发展招法别人也用, 那到底是什么使他的交响曲与众不同捏?
        • GOOD QUESTION!!!我马上做答复!先通知你别走了去。。。。
        • 其他人的手法,大伙听多了,我假定没有必要深谈。我来只讲勃拉姆斯的不同的或高超的作曲技法。。。
          1、在这部交响曲当中,勃拉姆斯全面的应用了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组的潜在的表现力,在变奏中相互应答,使得乐思在简单的主题基础上变幻出惊人的魅力!在我给出的这个音乐片段中,第一主题的第一次变奏(第34秒),请注意弦乐的走向,同时注意木管组(特别是长笛和单簧管)在第一主题动机基础上,制造出不稳定的、飘摇不定的背景。

          2、调性的大胆转移:呈示部的中段(1分28秒),在第二主题呈示之前,音乐从小调立马转为同名大调,意境由晦涩立马转为明朗。。。。进而由大提琴组推出有歌颂、热爱之意的第二主题。这种作曲技法(调性随时改变,有时变得很远),在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中,大量存在。古典和浪漫的并存的情景,勃拉姆斯是一个大家,至今无人超越。

          3、。。。。你先仔细读我上面的2点。。。第三点之后,我慢慢再来。。。
          • 1中说的那些现象, 我已经注意到; 2中说的, 调性随时改变, 有时变的很远, 好象贝莫舒也很会, 莫还更加流畅. 古典的技法, 浪漫的语言, 我深有同感.... 第3是不是要付钱才说啊? :)
            • 我上次欠你一支冰淇淋,现在算你欠我2之冰淇淋(不算宰客吧?),总的算来你欠我一支。。。。酱紫~:)))
              收工,明天咱继续HY。。。
        • 可惜我无法对照着乐谱给你讲解,这是网络的缺点。在第一主题的呈示时,主题的原貌跟我们所听到的有一定的差别,这是因为勃拉姆斯使用木管增添了动机的尾音,使得动机有一定的变形,这个奥妙之处,你看到总谱才会发现!
          • 那开个private lesson, 面授? :)
            • 我3下两下就把你给说明白了去,表小看寄己!
    • 昨天N忙,论坛连瞅1眼都难。。 所以来迟。。。酱紫~~ :)))
      • 说到一半,怎么不讲了呢?
        • 请老大谈谈感受!:))
          • 我什么时候成老大了?小弟在这里看了你的贴,真觉得你讲得很好啊。想知道那个第三是什么。另外,你贴的音乐很好听,可是不知道去哪里可以下载,我喜欢collect我喜欢的东东在电脑里。